close

今天在整理資料時,

無意間翻到半年前寫的文章,

就是香蕉價格

 

當時我看經濟日報的一篇社論,

香蕉經濟學,考驗施政智慧。(截圖自經濟日報)

 

社論內容(擷取一小段):

香蕉價格大崩盤,日前跌到每公斤批發價12元左右。

立委舉辦了「香蕉的101種吃法」記者會,

行政院長賴清德偕同其他政府高層出席,呼籲國人多吃香蕉,

協助挽救下跌的蕉價以照顧蕉農。

台灣香蕉價格完美提供了農產價格理論中「蛛網理論」的絕佳典範,

要靠二流的官僚、三流的待遇,交出一流的行銷績效,似乎希望不大,

蕉農們看來只有「日頭赤炎炎,隨人顧性命」了。

國內香蕉「需求」相當穩定,但「供給」極不穩定,受天候極大影響。

只要遇到颱風蹂躪、供應大減,價格立刻應聲大漲;

但此時受惠的蕉農極少,因多數已無蕉可出。在價格狂漲下,

蕉農們趕快一窩蜂下苗,約一年後的收穫期一到,

再全部一起出貨,價格立刻狂崩,蕉農血本無歸、

甚至任其廢棄轉作肥料,一窩蜂轉作其他作物;

香蕉再次奇貨可居,而下一個輪迴又開始重複。

這種現象在全球,特別是開發中國家非常明顯,

農產價格隨產期上下規律性地波動,

被稱為農產價格的「蛛網理論」。

 

 

 

 

心得:

政府說香蕉價格低,我們要多買香蕉,

希望價格回升,然而有些人抨擊這樣的作法,

乍看之下好像幫助農民,

但實際無法抑制農民因為颱風過後價格高而想要搶種的心態。

到底造成如此嚴重的滯銷問題是誰的錯?是政府沒有做好總量管制的政策,

還是農民想要賭一把賺大錢的貪念錯?

我想政府總量管制是一個方法,但不會是最好的,

畢竟根據亞當斯密”看不見的手”,

自由市場的供給與需求將會達到一個平衡點,

但香蕉供給過多,最大的問題還是在農民的想法。

那麼台灣的蕉農有甚麼要改進的地方?觀念。

 

 

事實上不只是香蕉,

其他農作物也可能發生颱風過後因搶種而價格暴跌的情形,

但有太多老一輩的農民選擇不改變,其實這已經是幾乎無法挽回的。

舉例子來說,年輕農民想要逐步減少化學肥料的使用並走向生態農法,

但老一輩卻認為作物一有蟲害、病害就必須施灑農藥,

老一輩的農民總是難以接受現代的知識,這是目前灣農業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,

他們那一代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。

回到蕉農,許多蕉農年紀也足以當我的爺爺,

他們可能缺乏市場供需與投資風險的概念,

而且現在透過農改場、農糧署教育他們效果非常有限,

只能隨時間的流逝慢慢改善風氣。

 

 

半年後,香蕉價格又跌到底,

農民、政府、大家記取教訓了嗎?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農業 香蕉 經濟
    全站熱搜

    WW1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